发布日期:2024-09-30 22:14 点击次数:186
2014年顺德美食获得“世界美食之都”称号,是当时全球第6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为进一步打造“世界美食之都”这个城市超级IP,2022年顺德推出“寻味顺德·再出发”系列活动,旨在建立“寻味顺德”认证体系,打造统一标识、官方认可、具有公信力的“寻味顺德”品牌形象,助推顺德美食成为全国美食文化的新高地。
①复宏汉霖、诺辉健康、和铂医药等纷纷宣布上半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②君实生物、康希诺、百济神州等11家18A上市药企在港交所成功摘B,盈利能力等方面获市场验证;
③业内称,随国内创新药政策与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生物医药行业将进入管线的密集收获期,板块的“底部”或已出现。
“什么时候能够盈利?”这对于港股18A企业的灵魂之问,开始陆续有头部企业做出了回答,复宏汉霖(02696.HK)、诺辉健康(06606.HK)、和铂医药(02142.HK)等港股生物医药企业近日纷纷宣布,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业内认为,近年来,国内创新药政策与生态环境在寒冬中不断优化,确定性逐年增强,众多头部生物医药企业在摸索中逐渐找到“自我造血”的正确路径,而上半年多家头部企业扭亏为盈印证了这一点。另外,在熬过多年寒冬之后,生物医药行业也将在近几年进入到管线的密集收获期,生物医药板块的“底部”或已出现,未来或出现震荡上行的趋势。
多家18A头部公司走过盈利拐点
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18A政策允许未盈利和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以来,港股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不过,通过18A规则上市的生物药企,目前能够实现盈利的仍寥寥无几。
但近期多家18A头部上市企业陆续公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或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
13日,和铂医药宣布,预期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约400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44.9%,盈利约200至4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亏损约7310万美元。和铂医药预计将实现首次半年度盈利。
在盈利消息传出后,短短两天内,和铂医药股价大涨30%。
和铂医药方面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作为尚未拥有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药企业,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主要来源:一是基于创新管线产品的对外合作;二是基于创新技术的多元合作;三是提高运营效率并且改善成本控制。
特别的是,不只有和铂医药,港股今年上半年已涌现多家扭亏为盈,开始逐渐具备“造血”能力的18A上市公司。
7月10日,诺辉健康宣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收入总额预计介于7.995亿至8.37亿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2.257亿增长254.2-270.8%;毛利预计介于7.304亿元至7.539亿元,同比预增294.6%至307.3%。随着收入规模的增加,毛利率进一步提升,预期将介乎87.3%至94.3%,较去年同期的82%有大幅度的增长。
7月3日,复宏汉霖宣布,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转亏为盈,录得利润约2亿元人民币。复宏汉霖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文杰在官微上表示,“2023年上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提速,通过推动公司和业务层面的正向循环和高质量发展,加速自身‘造血’,以持续坚定的自我超越实现了首个半年度盈利。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临床需求为核心,精细化管理为基石,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投入,加强研产销协同,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提升患者健康福祉作出更多贡献。”
“将研发资金转化成药物,再将药物转换成资金是所有港股生物医药需要完成的路径,很显然,上述几家企业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当然这也是生物医药行业经年累月多种因素发酵的结果。”成都安芬洛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资深医药行业专家时晓光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生物医药行业底部已现?
由弗若斯特沙利文、头豹等机构共同撰写的《2023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自2018年香港交易所推行18A上市政策以来,香港成为越来越多生物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64家企业通过18A规则递表或上市,包括56家已上市公司,8家递表公司。
根据港交所规定,通过“18A”上市的药企在满足年收入大于5亿港元、市值大于40亿港元的条件后,可申请移除“B”标志。“摘B”也由此被视为18A上市企业成功发展壮大的重要标志,这意味着公司的盈利能力、产品研发管线、商业化能力等方面得到市场有力验证。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5月,已有百济神州(06160.HK)、信达生物(01801.HK)、君实生物(01877.HK)、复宏汉霖、康希诺(06185.HK)、再鼎医药(09688.HK)、诺辉健康、康方生物(09926.HK)、诺诚健华(09969.HK)等11家生物药企成功摘B。
但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得益于新冠疫苗大卖,康希诺首次实现归母净利润19.14亿元。但随着新冠疫情减弱、新冠疫苗接种放缓,康希诺生物业绩又回到亏损局面,如2023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4亿元。
对于盈利的可持续性,和铂医药方面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目前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成长期,业务规模、源头创新、全球顶尖行业背书等都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必然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我们在此阶段并没有将利润作为首要目标。”
还有私募机构对生物医药板块做出了已经“触底”,即将反弹的判断,上海紫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书良对财联社记者透露,从资金流向来看,各大机构和私募对于生物医药的大规模布局还未出现,但是不乏一些“聪明的资金”正在悄然筑底;而从价值投资来看,生物医药行业经过几年的下行,已经接近谷底,接近“横盘”状态,而随着生物医药行业企业创新成果和商业化收获期的出现,未来或出现“震荡上行”的趋势。
和铂医药方面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虽然近两年整个板块经历了跌宕起伏,但我们也看到愈来愈多的投资者开始以更理性的角度对于上市公司的价值进行研判。这种理性的回归对于像和铂医药这样真正进行源头创新的生物医药公司是更有利的。”
时晓光对财联社记者分析道,虽然看起来18A板块多家头部企业出现扭亏为盈是“幸存者偏差”,但也是政策进化与行业多年发展,由“质变”到“量变”的结果。“这些年无论是医保还是集采政策的逐步成熟,使得生物医药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政策适应性不断增强,而政策的确定性给予了生物医药公司们构建成熟的‘自我造血’逻辑、实现盈利的空间,所以不排除18A板块中会涌现更多的扭亏为盈企业。”
“另外,按照创新药的生命周期来看,伴随我国新药审评审批政策的优化,今年开始到2025年股票在哪里加杠杆,行业可能进入到创新成果的密集涌现期,或将助力生物医药板块实现价值回归,在二级市场中重新站起来。”时晓光补充道。
上一篇:在线证劵融资渠道 vivo Y300 Pro值得买吗?性价比如何?有何亮点和不足?
下一篇:杭州股票配资 中国奥园理财产品逾期 提出“现金+实物”兑付方案